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医养生 > 中医养生知识 >

中医药治疗痤疮青春痘的方法 中医养生知识

来源:本站整理 发表时间:2018-05-31 15:09:47 阅读:

  中医药治疗痤疮,将成为皮肤科研究重点

  痤疮,亦称“青春痘”或“粉刺”,是常见病,此病易反复发作,严重者可留有疤痕及色素沉着,损坏患者容颜,影响患者身心健康。

中医药治疗痤疮(青春痘)的方法

  痤疮容易复发,需经常服药治疗。目前,西医主要使用雄激素拮抗剂、抗生素、维甲酸类药物等治疗该病,有一定疗效,但是也有较明显毒副作用,如头晕、皮肤干燥、肝功能受损、致畸、骨生成迟缓、内分泌紊乱、性功能受影响等。


  中医更重视整体辨证、内外兼治,能有效降低复发率,提升人体正气,抵抗外邪。因此,中医药治疗痤疮,具有强大优势,探索安全、有效的治疗痤疮的中药成为皮肤科医师研究的一个重点,开发见效快、服用方便、无副作用的中成药尤为重要。


  近代中医学者对痤疮辨证论治


  痤疮在中医学中归于“粉刺”范畴,近代中医学者对痤疮辨证论治,分出以下几种类型:


  (一)从风热而论:此种类型外受风邪,肺经蕴热,熏蒸面部而发痤疮。临床表现为丘疹色红,或有痒痛、脓包,伴有口渴喜饮、便秘,舌红苔薄黄。


  (二)从湿热而论:此种类型过食辛辣、肥甘、厚味,脾胃难以消化,助湿化热,痰湿互结,形成囊肿。临床表现为颜面背部皮肤油腻,皮损红肿疼痛,或有脓胞,伴口臭、便秘,舌红苔黄腻。


  (三)从痰瘀而论:此种类型大多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,痤疮发于面部,皮损多表现为结节。


  (四)从血瘀而论:此种类型肺热内蕴,气血壅滞,血热互结,迁延不愈,久病必瘀,上蒸颜面。临床表现为皮损颜色暗红,以结节、囊肿、瘢痕为主,经久难愈。也有腹胀、便秘等症状。


  (五)从冲任而论:痤疮发病除了与风热、湿热、痰瘀、血瘀有关外,另外还有冲任不调型。女子冲任不调,痤疮会随月经同期而发,临床表现为面部及胸背部皮肤油腻,散有多个丘疹、脓包、结节,皮损间杂有黑头粉刺、白头粉刺等,舌淡红苔白腻。
 

  中医辨证论治的经典处方


  清热化湿、活血解毒方:

  蜂房6克,泽泻、紫花、地丁、赤茯苓、赤芍各12克,银花、蒲公英各15克,羌活4克,土贝母、升麻各12克。


  益气养血、和营解毒方:

  黄芪12克,玄参、党参、当归、贝母各10克,蚤休、银花、赤小豆各15克,丹参、桃仁、升麻各6克。

  (以上处方,请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)

  重视精神心理因素


  精神心理变化引起脏腑功能的改变,而脏腑功能失调又可引起人体颜面相应部位的疾患,这即是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有诸内,必形诸外”。


  当人们精神过度紧张、情绪激动时,下丘脑——垂体——肾上腺素轴的活动增强,引起皮脂腺分泌旺盛、毛囊周围角化、油脂排泄不畅,使痤疮频发。


  同时,当人们受到精神刺激、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时,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,皮脂腺及毛囊易发生感染,形成痤疮。部分患者皮损又好发于颜面部,影响容貌及交际,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,使病情加重、恶化,最终形成瘢痕。

相关阅读
按摩着四个穴位等于服“逍遥丸”
百花入药来之润肺化痰用梨花

Copyright © 2015-2018 四季养生堂 版权所有   渝ICP备10018339号-2   首页 | 养生加盟 | 春季养生 | 夏季养生 | 秋季养生 | 冬季养生 | 网站地图 |